咨詢熱線:
      139-8070-6030

      您的位置是:四川李元旦律師網>法律顧問 > 正文

      法定解除合同的法律責任

      來源:互聯網   作者:未知   時間:2019-07-30

      分享到:

        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合同其實就是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表達,合同在簽訂的時候必須是要經過雙方當事人的協商。當然也有一些情況是無法預估的從而導致合同可以解除。那么對于法定解除合同的法律責任是什么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法定解除合同的法律責任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法定解除合同的法律責任

        一、法定解除合同的法律責任

        1、根據履行情況,是指合同解除之后合同的履行狀態,當事人雙方的具體情況。

        2、根據合同性質,是指什么類型的合同,是買賣合同,還是租賃合同或者服務合同。合同性質不同,其處理方式不同。

        3、恢復原狀,指恢復到訂約前的狀態?;謴驮瓲顣r,原物存在的,應當返還原物,原物不存在的,如果原物是種類物,可以用同一種類物返還?;謴驮瓲钸€包括:

        (1)返還財產所產生的孳息;

        (2)支付一方在財產占有期間為維護該財產所花費的必要費用;

        (3)因返還財產所支出的必要費用。

        4、其他補救措施,包括請求修理、更換、重作、減價、支付違約金、賠償損失的措施。

        5、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合同解除后的損害賠償范圍可以采用以下方式確定:

        (1)協議解除合同的,當事人在協議中免除了對方損害賠償責任的,協議生效后,不得再請求賠償。

        (2)因不可抗力解除合同,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在不可抗力發生后,應當采取補救措施減少損失擴大而沒有采取的,應對擴大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3)解除只向將來發生效力的,違約方應當賠償另一方因違反合同受到的損失;解除溯及既往的,違約方應當支付受害方因訂立合同、準備履行合同和因恢復原狀而支出的費用。

        (4)損害賠償額應當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二、法定解除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一)一般法定解除條件

        根據我國《合同法》第94條的規定,在下列法定條件下,當事人可以行使解除權以解除合同:

        1、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2、拒絕履行(預期違約):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3、遲延履行: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催告,是債權人催促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意思表示。作為解除權的發生要件,必須提示對方應該履行的債務,并且給對方相當的猶豫期間催促其履行。

        4、根本違約: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所謂根本違約,是指因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之違約形態。履行期限屆至后,由于可歸責于債務人的事由致使債務人違約,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對方當事人取得法定解除權。從《合同法》第94條第4項規定來看,造成根本違約的情形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前文所說的“一次遲延”,主要針對定期行為而言,只要債務人履行遲延,不必經過催告可徑行行使解除權。一類是其他違約行為,主要指除遲延履行之外的不完全履行情形。

        (二)特別法定解除條件

        特別法定解除條件,是指適用于特定合同的法定解除條件。我國《合同法》第94條第5項“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實際上就是以兜底形式指明了特別法定解除條件之適用。

        三、解除合同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合同法》第九十三條規定,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條件。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九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十五條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期限屆滿當事人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解除權行使期限,經對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不行使的,該權利消滅。

        第九十六條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解除合同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的,依照其規定。

        第九十七條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要求恢復原狀、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要求賠償損失。

        第九十八條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不影響合同中結算和清理條款的效力。

        《合同法解釋二》第二十六條規定,合同成立以后客觀情況發生了當事人在訂立合同時無法預見的、非不可抗力造成的不屬于商業風險的重大變化,繼續履行合同對于一方當事人明顯不公平或者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變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公平原則,并結合案件的實際情況確定是否變更或者解除。

      四川李元旦律師網

      QQ在線

      在線咨詢

      139-8070-6030

      添加微信

      掃描添加微信
      国产高清亚洲日韩字幕一区_日本人视频96XXX_亚洲色图BT免费性交A片_国产三级人妻电影